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景德镇鸡排哥回应手臂烫伤疤,日均工作12小时艰辛曝光引发热议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2:39 点击次数:183

景德镇第五中学旁的炸鸡摊前,油锅翻滚,热气蒸腾。摊主李俊永熟练地翻动鸡排,手臂上层层叠叠的烫伤疤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。国庆假期,他凌晨收工,日均站立十小时以上,嘴唇泛紫却仍在微笑招揽顾客:“炸不到位,我无法原谅自己。”这条视频冲上热搜,全网动容。

“鸡排哥”走红,不只是因为一句金句,而是他身上刻着千万基层劳动者的共同印记:沉默、坚韧、在烟火气中扛起生计。他的伤疤是职业勋章,也是无声控诉——我们心疼个体,更该反思,为何这份辛劳总要以健康为代价?

城市街头,像“鸡排哥”这样的摊贩成千上万。他们日均工作超12小时,长期暴露在油烟、高温与风雨中,腰椎劳损、皮肤灼伤、呼吸系统问题早已是常态。然而,全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覆盖率不足三0%,流动摊贩更是几乎被排除在工伤保险、医疗保险之外。一旦倒下,没有赔偿,没有兜底。他们用身体换收入,却连最基本的健康守护都难求。

政策早已转向。2020年,“地摊经济”被高层肯定;2024年,国家出台规范文件,鼓励城市划定摊位、优化管理。上海、深圳等地陆续推出“烟火气”方案,试图让街头经济重焕生机。但理想与现实之间,仍有巨大落差:空间紧张,许多街道“无地可划”;执法仍停留在“驱赶—回流”的循环;而关乎摊贩切身利益的医疗、保险、休息等保障机制,迟迟未见系统性突破。

真正的尊重,不是热搜上的短暂共情,而是让劳动者体面地工作,安全地回家。重庆巫溪县为8000多名摊贩提供免费健康体检,筛查传染病、监测慢性病;云阳街道设立标准化摊位,组建商户自治小组,让摊贩参与管理;鄂尔多斯用“摊位码”实现智慧监管,红寺堡区建起“暖心驿站”,让摊主能热饭、能充电。这些地方证明:管理不必靠驱赶,保障也不只是口号。

当一座城市的治理能为一个炸鸡摊主提供体检、保险与尊严,那才是“烟火气”真正的温度。我们不该只在热搜上心疼“鸡排哥”,而应追问:下一个受伤的劳动者,能否不必靠走红才能被看见?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