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伊朗变局突至!以色列押宝巴列维王子,民众倒戈,政权或将易主

发布日期:2025-09-11 11:21 点击次数:89

以色列这回,算是把话挑明了。科学部长吉拉·加姆利尔对着镜头,几乎是不带任何外交辞令地宣布,以色列官方,支持那位流亡海外的伊朗前王储——礼萨·巴列维。这可不是什么捕风捉影的八卦,而是以色列内阁成员第一次这么赤裸裸地为伊朗的“政权更迭”摇旗呐喊。这究竟是德黑兰上空风云突变的前奏,还是一场押上未来的政治豪赌?

加姆利尔的逻辑听起来简单粗暴:“伊朗人民的事,当然由他们自己决定。但我们看到的,是伊朗人民信任并支持巴列维。所以我们以色列人也支持他,因为人民和他站在一起。”这话的分量可不轻,它不仅是说给国际社会听的,更是隔着千山万水,直接喊给了伊朗国内的千家万户。

从眉来眼去到公开牵手

这层窗户纸被捅破,绝非偶然。双方的“眉来眼去”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去年,巴列维就应当时还是情报部长的加姆利尔邀请,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以色列之行,甚至还和总理内塔尼亚胡见了面。那次访问,就已经让整个中东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。

而这次的公开表态,更是踩着鼓点来的。巴列维前脚刚派了个专家代表团到以色列,加姆利尔后脚就在接见这批专家后发表了这番讲话。巴列维本人也毫不含糊,立刻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致谢,称这次访问是他“伊朗复兴计划”的一部分,目的就是为了给“伊斯兰共和国垮台后”的重建描绘蓝图。这你来我往,默契得像排练过一样,俨然一副准盟友的架势。

搬出两千年的老交情

为了让这层关系看起来不那么功利,以色列和巴列维团队还特意描绘了一幅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未来。加姆利尔抛出了一个叫《居鲁士协议》的构想,她希望这份协议能像《亚伯拉罕协议》一样,把未来的伊朗和以色列从政治、历史到文化,都紧紧地绑在一起。

她特地翻出了2500年前的史书,讲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如何解放“巴比伦之囚”,允许犹太人返回故土重建圣殿。这段古老的历史,被重新包装成了两国千年友谊的起点。巴列维的高级顾问也马上跟进,盛赞《居鲁士协议》是“伊以历史纽带的象征”,未来甚至能升级成战略伙伴关系。

这幅蓝图不光有情怀,更有实打实的利益。以色列承诺,只要伊朗“变天”,他们愿意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援助,帮助解决伊朗目前最头疼的水资源短缺、能源危机和基础设施崩溃等问题。这个“大饼”,对于那些饱受制裁和治理不善之苦的伊朗普通人来说,诱惑力不言而喻。

光有甜头哪儿够

当然,美好的承诺背后,永远是冰冷的现实和强大的军事压力。加姆利尔在采访中也毫不避讳地提到了不久前以色列与伊朗那场“12天战争”。在她看来,那场短暂而激烈的冲突,已经向伊朗人民证明了“他们的政府是多么软弱”。

战争过后,伊朗部分地区确实因为水电短缺和贫困问题爆发了零星抗议。虽然规模不大,但就像一道道裂缝,印证了现政权的脆弱。加姆利尔对此的解读是:“没人指望人们在战争期间就走上街头”,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无疑是一剂催化剂,加速了内部矛盾的发酵。

更有《华盛顿邮报》爆出猛料,早在特朗普执政时期,以色列就曾对伊朗的核设施与军事目标策划过猛烈轰炸,一度准备发起旨在颠覆伊朗统治体系的“最后一击”,只是在美国的叫停下才最终作罢。这则报道虽未被完全证实,但它揭示了这场政治博弈的另一面:和平的橄榄枝背后,始终紧握着一根大棒。

结语

以色列这步棋,下得极其大胆。它把赌注公开压在了巴列维身上,试图用“民心所向”的舆论和“未来红利”的许诺,来撬动伊朗坚固的政治格局。对巴列维来说,能获得以色列这样一个地区强权的公开背书,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他的政治资本。

但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。伊朗现政权完全可以借此把他描绘成一个“勾结宿敌的叛徒”,从而抵消其在国内的号召力。这盘大棋最终的走向,关键并不在于以色列说了什么,或巴列维做了什么,而在于广大的伊朗民众会如何选择。他们是会相信这张描绘着繁荣与合作的“居鲁士蓝图”,还是会将其视为一场引狼入室的危险游戏?这个问题的答案,将决定整个波斯高原未来的命运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