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71万奖金+2000积分,孙颖莎只用6局就装进口袋,而王曼昱在最后一局连丢5个赛点,比分牌直接停在5-11。 ”
凌晨马尔默体育馆。 观众席刚经历了一轮人浪,手机闪光灯还没关,孙颖莎已经站在场边擦汗,王曼昱则蹲在挡板旁喝水的姿势定格,水顺着下巴滴到鞋面。 裁判把比分牌翻回0-0,第六局就这样开始了。
第一分是王曼昱的发球,她想偷一个长球,结果刚离台就被孙颖莎侧身正手冲死。 第二分还是她的发球,孙颖莎直接拧拉到她反手底线,王曼昱回球出界。 第三分,王曼昱发球后想抢拉,可球刚弹起就被孙颖莎快带斜线,她扑过去没够到——0-3,她抬头看了眼教练席,叫了暂停。
暂停只有一分钟,王曼昱把毛巾盖在头上,耳机塞进耳朵,音乐开到最大声。 回到场上,她连追两分,2-3。 但孙颖莎立刻提速,正手一板比一板重,落点专门压王曼昱的中间偏反手,逼得她只能退台放高球。 比分一路滑到2-7,王曼昱的每一次反击都被孙颖莎提前算到线路,像打地鼠一样被拍了回去。
第八分,王曼昱发了个短下旋,孙颖莎摆短冒高,她抓住机会一板反手爆冲得分,3-7。 观众刚想鼓掌,下一球孙颖莎直接发了个逆旋转,王曼昱拧拉出界。 4-9,王曼昱的肩膀明显往下塌了一点,她用手背蹭了蹭鼻尖的汗,那动作像是想把焦躁也一起抹掉。
第十一分,孙颖莎拿到冠军点。 王曼昱发了个不转球,孙颖莎劈长,王曼昱反手拉直线,孙颖莎正手反拉斜线,球砸在边线白线内侧——5-10。 王曼昱救了一个赛点,6-10。 下一球,孙颖莎发球后反手撕大角,王曼昱回球下网,5-11,比赛结束。
孙颖莎把球拍往空中一扔,拍子在灯光里翻了个跟头,落在她左手。 她跑向场边和教练击掌,笑得露出虎牙。 王曼昱站在原地,盯着地板看了两秒,才走过去和她握手。 转播镜头给了个特写,孙颖莎的睫毛上还挂着汗珠,王曼昱的刘海湿成一缕一缕。
颁奖台搭在场中央,背景板写着“WTT Swedish Grand Smash”。 孙颖莎先举起奖杯,杯身比她的小臂还长,她用了两只手才稳住。 工作人员递上超大号支票模型,上面写着100,000 USD。 换算成人民币,刚好71万7千零几百。 亚军支票是50,000 USD,王曼昱单手拿着,另一只手插进运动裤口袋。
积分更新在大屏上:孙颖莎增加2000分,总分9850;王曼昱增加1400分,总分8070。 现场播报用英文念出排名,观众席爆发出一阵“哇哦”。
回到比赛本身,前五局的剧本其实比第六局更抓马。
第一局,王曼昱开局4-1领先,线路打得像用尺子量过,专门压孙颖莎的正手大角。 孙颖莎追到5-5后,两人开始拼反手快撕,比分咬到9-9。 关键分王曼昱发了个短球,孙颖莎摆短冒高,她正手想冲却下网——9-11,王曼昱先声夺人。
第二局,王曼昱反手拧拉质量突然掉线,孙颖莎抓住机会反拉得分,1-4。 中段王曼昱靠发球抢攻追到8-8,但关键分又被孙颖莎压住中间位,9-11,总比分变成1-1。
第三局,王曼昱像换了个人,发球加旋转,相持里每一板都带侧旋,孙颖莎回球老冒高。 王曼昱连得5分,9-4,最后11-5轻松拿下。
第四局是全场最窒息的一局。 1-1后,孙颖莎突然加速,正手连续冲两个大角,王曼昱退到远台放高球,观众席的手机闪光灯闪成一片。 8-8后,孙颖莎10-9拿到局点,王曼昱发球抢攻追平。 11-10,孙颖莎发球直接得分,12-10,大比分2-2。
第五局,王曼昱台内控制连续失误,孙颖莎一口气连得7分,2-9。 王曼昱追到5-9,孙颖莎叫了暂停。 回来后王曼昱反手拉丢,5-10,孙颖莎11-6拿下,3-2领先。
然后就是第六局的5-11。
场边统计显示,孙颖莎全场主动得分58%,正手使用率46%,比她自己赛季平均高了5个百分点。 王曼昱的反手得分率54%,低于她个人均值61%。 这些数据在赛后混采区被记者们反复引用,孙颖莎听到后挠了挠头:“其实我就想着别退台,站近点打快球。 ”
王曼昱在采访区被问到最后一局崩盘,她抿了抿嘴:“几个半出台球没处理好,被她抢上手了。 ”说完用手背蹭了蹭鼻尖,和比赛结束时的动作一模一样。
女双颁奖在女单决赛前两小时。 孙颖莎和王曼昱刚联手3-1赢了日本组合张本美和/大藤沙月,两人举着奖杯合影时还互相搂着肩膀。 三小时后,她们成了隔网相对的对手。
观众散场时,场馆外的电子屏还在循环播放孙颖莎的夺冠瞬间。 瑞典夏夜的风有点凉,她披着国旗走出来,手里拎着那个比她脸还大的奖杯。 王曼昱跟在后面,背包拉链没拉好,露出半截毛巾。 有球迷喊她们的名字,孙颖莎挥了挥手,王曼昱点了点头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