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四十二年秋,天子微服私访至直隶保定府青柳村,偶遇老农张大海。
原以为只是寻常的帝王恩泽,岂料那朴实憨厚的农夫竟口吐惊人之语。
"老奴张大海,参见万岁爷!"
一句话,让龙颜瞬变,让李德全拔刀相向,让这场看似平常的微服私访变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君臣重逢。
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农,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?
01
秋风萧瑟,落叶满径。
康熙四十二年九月的黄昏,夕阳如血,照得整个大地都泛着金黄的光晖。
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境内,一条蜿蜒的土路上扬起阵阵尘土。
三匹骏马缓缓而行,马背上的三人皆穿着普通商贾的服饰,丝毫看不出半点官宦气派。
为首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,虽然刻意收敛了气势,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仍透着上位者的锐利。
他便是当朝圣上康熙,此行微服私访,只为亲眼看看这盛世之下的真实民情。
"李管家,前面那个村子叫什么?"
康熙勒住马缰,手搭凉棚望向远方。
只见不远处炊烟袅袅,几座低矮的农舍掩映在秋日的夕阳中,田野里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摆,宛如一幅恬静的田园画卷。
紧随其后的李德全连忙催马上前,恭敬地回道:
"回三爷,那是青柳村,听闻此地民风淳朴,百姓安居乐业。"
李德全是康熙的贴身侍卫,此番化名李管家,暗中保护圣驾安全。
康熙满意地点点头,正要策马前行,忽听路边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。
循声望去,只见田埂边有个衣衫破旧的老农,正弯着腰在地上仔细翻找着什么。
夕阳斜照,将那佝偻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。
老农动作很慢,很仔细,仿佛在寻找什么珍贵的宝物。
走近一看,原来是在捡拾收割时散落的稻穗。
每捡到一根,老农都会小心翼翼地放进身旁的竹篮里,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每一粒米都是无价之宝。
康熙心中一动,这般珍惜粮食的农夫,倒是少见。
他翻身下马,缓步走了过去。
"老人家,这么晚了还在田里忙碌?"
听到声音,老农缓缓抬起头来。
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,皮肤黝黑粗糙,额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,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清澈明亮。
见是一位穿着绸缎、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,老农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篮,拍拍身上的泥土,恭敬地拱手行礼。
"见过这位老爷。"
声音有些沙哑,但很真诚。
"草民张大海,见老爷问起,这不是怕浪费了粮食嘛。"
张大海挠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"俺这人从小就舍不得糟蹋粮食,多捡一粒是一粒,积少成多,也能多吃几顿饱饭。"
康熙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老农。
五十多岁的年纪,身材不高,略显瘦弱,但精神头还不错。
虽然衣着朴素,甚至有些破旧,但洗得很干净,身上没有那种贫困农户常有的邋遢气息。
"张老哥贵庚?"
"草民五十八了。"张大海老实回答。
"家中还有何人?"
"妻子三年前病故了,就剩下一个儿子小虎,在县城里做些小买卖,平日里很少回来。"
张大海说到妻子时,眼中闪过一丝哀伤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。
康熙又问:"今年收成如何?"
张大海苦笑了一下,指指远处的田地。
"就那三亩薄田,收成一般般。除了上交的赋税粮,剩下的勉强够俺一个人过冬。"
"不过比起村里其他人家,俺已经很知足了。"
说着,张大海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满足的笑容。
这让康熙颇感意外。
在他以往接触的农民中,大多都是愁眉苦脸,抱怨连连。
像张大海这样,虽然贫苦但心态平和的,实在不多见。
"老人家心境倒是豁达。"康熙由衷地赞叹道。
张大海憨厚地笑笑:"人这一辈子,知足常乐嘛。再说了,皇上圣明,这些年日子比以前好多了,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。"
听到张大海如此朴实的话语,康熙心中涌起一阵暖流。
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。
02
天色渐暗,康熙看看四周,决定在村里过夜,正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情。
"老人家,我们三人是外地来的商人,想在村里找个地方住一晚,不知可否?"
"我们会给足住宿费用的。"
张大海一听,眼中闪过一丝为难。
自家那破房子,怎么能招待这样有身份的客人呢?
"这..."张大海迟疑了一下,"俺家条件简陋,怕委屈了几位老爷。"
康熙摆摆手:"无妨,我们不挑剔的。"
看到康熙诚恳的眼神,张大海心中的顾虑消散了。
"那敢情好!俺家虽然简陋,但保证让几位老爷睡得安稳。"
说完,张大海利索地收拾好竹篮里的稻穗,引着康熙三人向村里走去。
夕阳西下,几人的身影在田间小径上拉得很长。
康熙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。
青柳村不大,大概有四五十户人家,房屋多为土坯茅草房,显得有些破旧,但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很整洁。
村民们见到陌生面孔,都会友善地点头打招呼。
孩子们在街巷中追逐嬉戏,妇女们坐在门口做着针线活,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。
"看起来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还不错。"康熙暗自思忖。
张大海的家位于村子的西头,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。
院门是用柴火搭建的简易栅栏门,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,此时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。
三间正房,两间厢房,虽然都很老旧,但收拾得井井有条。
"几位老爷请进,俺这就去准备晚饭。"
张大海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进屋。
正房里陈设很简单,一张八仙桌,几个木头凳子,墙上贴着几张年画,虽然家具都很老旧,但擦拭得一尘不染。
康熙环顾四周,心中暗暗点头。
虽然贫寒,但这个家给人的感觉很温馨。
"几位老爷先歇着,俺去厨房准备饭菜。"
张大海说完就要往外走。
"张老哥不必客气,简单一点就行。"康熙连忙说道。
"那怎么行!难得有贵客到俺家,怎么能马虎了事。"
张大海坚持要亲自下厨。
不一会儿,厨房里就传来了锅碗瓢盆的声音,还有阵阵菜香。
李德全凑到康熙耳边,小声说道:"万岁爷,这老农倒是个实诚人。"
康熙点点头:"确实如此,朕在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民风淳朴。"
约摸一个时辰后,张大海端着几盘菜走了进来。
虽然都是些家常菜,但色香味俱全,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。
"几位老爷见笑了,俺这做菜的手艺一般,凑合着吃吧。"
张大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。
康熙尝了一口,确实味道不错。
"张老哥的手艺很好啊,这比一些酒楼的菜还要香呢。"
听到夸奖,张大海憨厚地笑了。
"俺一个人过日子这些年,自然什么都得会一点。"
饭桌上,康熙主动挑起话题,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老农和这个村子。
"张老哥,你这一辈子就在这青柳村?"
张大海夹了一口菜,慢慢咀嚼着。
"是啊,从小就在这里长大,哪里也没去过。"
"就这一方水土,养活了俺一家子。"
康熙又问:"那你对外面的世界不好奇吗?"
张大海放下筷子,想了想。
"说不好奇是假的,但俺觉得人啊,安分守己就挺好。"
"外面的世界再精彩,也不如这里踏实。"
说完,张大海端起酒碗,看了康熙一眼。
"三爷看着面善,不像一般的商人。"
康熙心头一跳:"何以见得?"
张大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。
"俺活了大半辈子,什么人没见过。"
"三爷您虽然穿着商人的衣服,但那股子气质可不是银子能买来的。"
李德全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冒汗,生怕这老农看出什么端倪。
康熙反倒笑了:"老哥好眼力。"
"俺只是觉得,三爷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贵气。"张大海继续说道。
"就像..."他停顿了一下,"就像俺年轻时见过的那些大人物。"
"哦?张老哥年轻时见过什么大人物?"康熙好奇地问。
张大海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但很快就掩饰过去了。
"都是些陈年旧事了,不提也罢。"
康熙敏锐地察觉到张大海情绪的变化,但也没有继续追问。
夜渐深,张大海开始讲述村里的生活。
"俺们青柳村的人都挺朴实的,大家互帮互助,很少有什么纠纷。"
"不过..."张大海的表情有些为难。
"不过什么?"康熙追问道。
"村长王富贵这些年变了,总是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。"
张大海压低了声音。
"修路要钱,打井要钱,连村里办个红白喜事都要收费。"
"村民们敢怒不敢言,只能默默承受。"
康熙听了心中一沉,看来即使在这样的小村庄,也有贪官污吏的身影。
"那县里不管吗?"
张大海苦笑一声。
"王富贵和县里的人关系很好,谁敢告他?"
"再说了,俺们这些泥腿子,人家也不会听俺们的。"
康熙暗暗记下这些情况,准备回京后让有关部门查处。
03
夜已深,张大海给三位客人安排了住处。
康熙住正房,李德全和另一个侍卫住厢房。
虽然条件简陋,但床铺收拾得很干净,被褥也是新洗过的,散发着阳光的味道。
躺在床上,康熙久久不能入睡。
今天和张大海的接触,让他对这个老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这个看似朴实的农夫,身上似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。
特别是当他提到见过大人物时的那种神情,让康熙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
第二天一早,康熙就被院子里的鸡鸣声唤醒。
推开门,只见张大海已经在院子里忙碌起来。
他正在给鸡撒食,动作很轻柔,就像对待家人一样。
"张老哥起得真早。"康熙走过去打招呼。
"习惯了,一到这个点就醒了。"张大海笑着回应。
"三爷也起得早啊,身体真好。"
康熙主动帮着张大海喂鸡。
"俺来吧,哪能让客人干活呢。"张大海连忙阻止。
"无妨,我也想体验一下农家生活。"康熙坚持要帮忙。
看着康熙认真喂鸡的样子,张大海心中更加好奇这位神秘客人的身份。
哪有商人会对农活这么感兴趣的?
而且这位三爷的举手投足间,总是透着一种上位者的威严,即使他已经尽力掩饰了。
早饭后,康熙提出要在村里走走看看。
张大海自然要陪同,充当向导。
两人沿着村中的小径慢慢踱步,康熙仔细观察着村里的情况。
大部分村民的日子看起来还过得去,但也有一些家庭明显比较困难。
"那家怎么了?"康熙指着一座特别破旧的房子问道。
"那是王寡妇家,她男人三年前生病死了,留下她和一个孩子,日子过得很苦。"
张大海叹了口气。
"王富贵还经常去要各种费用,她实在拿不出钱了,只能借债。"
康熙皱眉:"这王富贵也太过分了。"
"没办法,人家是村长,俺们惹不起。"张大海无奈地说道。
正说着,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。
只见王富贵带着几个狗腿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。
王富贵四十多岁,身材肥胖,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,头上戴着一顶毡帽,一副暴发户的模样。
"哟,张大海,听说你家来了贵客?"
王富贵远远地就开始说话,声音很大,明显是想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听到。
"王村长。"张大海恭敬地行礼。
"这几位是从外地来的商人,在俺家借住一晚。"
王富贵的小眼睛在康熙三人身上转了一圈,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。
"既然是贵客,那就应该到俺家去住啊。"
"俺家条件好,能更好地招待客人。"
康熙看出了王富贵的心思,这是想从他们身上捞好处呢。
"多谢王村长好意,我们在张老哥家住得很好。"康熙客气地拒绝道。
王富贵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但很快又恢复了。
"那行,既然来了俺们村,怎么也得让俺这个村长尽尽地主之谊。"
"中午到俺家吃饭,俺让婆娘做几个好菜。"
这次康熙没有拒绝,他想看看这个王富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。
"那就打扰王村长了。"
王富贵满意地点点头,然后对张大海说:
"张大海,最近村里要修水渠,每户要交二两银子。"
"你家的也准备一下。"
张大海脸色一变:"王村长,上个月不是刚交过修路费吗?"
"那是修路,这是修水渠,能一样吗?"王富贵理直气壮地说。
"再说了,这水渠修好了,对大家都有好处。"
张大海想要争辩,但看到王富贵身后那几个凶神恶煞的狗腿子,只能默默点头。
康熙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,心中的怒火已经开始燃烧。
这个王富贵简直就是个土霸王,难怪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。
中午,康熙如约来到王富贵家。
王富贵的家明显比其他村民的房子大得多,装修也更豪华。
"几位贵客请坐!"王富贵热情地招呼着。
04
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,看起来确实丰盛。
但康熙吃得并不开心,因为王富贵一直在旁边献殷勤,各种拍马屁的话说个不停。
"几位看起来就是大生意人,不知道在哪里发财啊?"
"俺这村里虽然小,但也有些好东西,几位要是看上了什么,俺可以帮忙联系。"
康熙敷衍地应付着,心中对这个王富贵的厌恶越来越深。
饭后,王富贵终于露出了真面目。
"几位大老板,俺有个不情之请。"
"俺们村里最近要做一个大项目,需要一些资金支持。"
"不知道几位能否投资一点?保证有丰厚的回报。"
康熙冷笑一声:"什么项目?"
"呃...就是发展村里的产业,具体的还在规划中。"王富贵支支吾吾地说。
康熙已经完全明白了,这就是想要诈骗钱财。
"抱歉,我们这次出来没带多少现银。"康熙婉拒道。
王富贵脸色有些难看,但还是强撑着笑容。
"那就算了,以后有机会再合作。"
从王富贵家出来后,康熙的心情很沉重。
想不到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和的村庄里,竟然也有如此贪婪的村霸。
回到张大海家,康熙找到机会和张大海单独谈话。
"张老哥,这个王富贵平时就是这样?"
张大海无奈地点点头。
"自从他当了村长,就变成这样了。"
"以前他也是个老实人,不知道怎么就变了。"
康熙沉思了一会儿,然后问道:
"如果有一天,有人能够制裁王富贵,让他不再欺压村民,你觉得怎么样?"
张大海眼中闪过一丝希冀,但很快就黯淡下去。
"那当然好了,可是谁能管得了他呢?"
"他和县里的关系很硬,俺们这些平头百姓斗不过他的。"
康熙看着张大海失望的表情,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处理王富贵的决心。
下午时分,康熙提出要帮张大海干点农活。
"三爷,您可是贵客,怎么能干这些粗活呢?"张大海连忙阻止。
"无妨,我也想体验一下田园生活。"康熙坚持要帮忙。
于是两人来到田里,康熙帮着张大海收拾田地。
虽然康熙从小生长在宫中,没干过农活,但他学得很快,很快就掌握了要领。
张大海在一旁看着,心中越发好奇这位三爷的真实身份。
"三爷,俺能问您一个问题吗?"张大海放下手中的农具。
"但说无妨。"康熙擦了擦额头的汗水。
"如果有一天,您发现自己能帮助很多人,但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,您会怎么选择?"
这个问题让康熙一愣,他没想到一个普通农民会问出如此深刻的问题。
"当然是帮助别人,这是应该的。"康熙想起了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。
"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,就应该义不容辞。"
张大海深深地看了康熙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。
"是啊,该帮的总得帮。"
"不管付出什么代价。"
康熙敏锐地感觉到张大海话中有话,但他没有追问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他不想强人所难。
傍晚时分,两人结束了田里的工作,坐在田埂上休息。
05
夕阳西下,田野里一片金黄,微风徐来,稻香阵阵。
"俺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。"张大海感叹道。
"自从老伴走了,俺一个人过日子,很少有人陪俺说话干活。"
康熙心中涌起一阵同情。
这个老人虽然贫苦,但内心善良,值得同情和帮助。
"张老哥,如果有机会,你愿意过上更好的生活吗?"
张大海摇摇头。
"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,哪里也不想去。"
"而且..."他停顿了一下,"俺在这里还有未完成的事情。"
"什么事情?"康熙好奇地问。
张大海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指着村子的方向。
"您看,这些淳朴的村民,他们需要有人保护。"
"俺虽然能力有限,但总要尽自己的一份力。"
康熙被张大海的话深深打动了。
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,竟然有着如此博大的胸怀。
夜幕降临,两人返回村庄。
这是康熙在张大海家的最后一个晚上了,明天他们就要继续上路。
晚饭时,张大海拿出了家中珍藏的好酒。
"这是俺结婚时剩下的酒,一直舍不得喝。"
"今天和三爷投缘,就开了吧。"
酒很香醇,虽然年代久远,但口感依然很好。
"好酒!"康熙赞叹道。
"张老哥真是有心了。"
张大海憨厚地笑着。
"能认识三爷这样的朋友,俺觉得很值。"
"虽然只相处了两天,但俺觉得您和俺很投缘。"
康熙心中也有同感。
这个朴实的老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让他看到了民间真正的善良和淳朴。
酒过三巡,张大海的话多了起来。
"三爷,俺这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人。"
"有好人,也有坏人;有富人,也有穷人。"
"但像您这样的人,真的很少见。"
"您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贵气,但又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。"
"俺觉得您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。"
康熙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"张老哥过奖了,我只是个普通的商人。"
张大海摇摇头。
"不是的,俺的感觉不会错。"
"您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,就像..."
他停顿了一下,似乎在回忆什么。
"就像俺年轻时见过的那个人。"
"什么人?"康熙追问道。
张大海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回忆。
"一个很了不起的人,一个俺永远不会忘记的人。"
"只是..."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"都是过去的事了。"
康熙看出张大海不愿多说,也就没有继续追问。
但他心中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。
这个老农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往?他提到的那个人又是谁?
夜深了,康熙回到房间准备休息。
躺在床上,他回想着这两天的经历。
张大海给他的感觉越来越特别,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身上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。
06
第二天一早,康熙就准备离开了。
张大海早早地起来为客人准备早餐,虽然简单,但很丰盛。
"张老哥,这两天多有打扰,真是不好意思。"
康熙真诚地向张大海道谢。
"哪里的话,俺应该感谢您们才对。"
张大海眼中有些不舍。
"难得遇到您这样的朋友,真希望能多相处一段时间。"
康熙心中也有些不舍,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。
"有缘千里来相会,说不定以后还会再见面呢。"
张大海点点头,但眼中明显有着不舍。
临行前,康熙被张大海这两天来的朴实善良深深感动。
这个贫困的老农,不仅热情招待了他们,还让他看到了真正的民间疾苦。
更重要的是,张大海身上那种淡然处世的品格,让康熙深受触动。
"张老哥,这些银子你收下。"
康熙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银袋,递到张大海面前。
"就当是我们这两天的住宿费,多出来的算是我的一点心意。"
张大海连忙摆手推辞。
"三爷,这怎么使得!俺招待您们是应该的,怎么能收您的钱呢?"
"再说了,您给俺的那些见识和谈话,比什么银子都珍贵。"
康熙坚持要给,张大海推辞不过,只能接过银袋。
当他掂了掂银袋的重量时,脸色突然变了。
那种重量,那种手感,还有银袋上特殊的花纹...
张大海仔细看了看银袋,又看了看康熙,眼中闪过一丝震惊。
他颤抖着打开银袋,里面的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但让张大海震惊的不是银子的数量,而是这些银子的样式。
这是宫中特制的银锭,上面有着特殊的暗记!
除了皇帝身边的人,谁也拿不到这样的银子!
张大海的手在颤抖,银袋差点掉在地上。
他看看银袋,又看看康熙,眼中的震惊越来越强烈。
突然,张大海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。
他缓缓跪了下来,声音颤抖着说道:
"老奴张大海,参见万岁爷!"
这句话如雷贯耳,瞬间让空气都凝固了!
康熙如遭雷击,整个人僵在了那里!
李德全更是瞬间拔出了腰间的刀,剑锋直指张大海!
"你是什么人?!"李德全厉声喝道。
但张大海依然跪在地上,神情异常平静。
"万岁爷不必惊慌,老奴绝无恶意。"
院子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,只有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。
康熙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,他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。
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,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的真实身份!
"你...你究竟是什么人?"康熙强压着心中的震惊,沉声问道。
张大海依然跪在地上,没有抬头。
"老奴原是宫中侍卫,康熙十五年因保护太子不力,被贬为庶民,发配到此地。"
康熙努力回忆着,康熙十五年确实发生过太子遇刺事件。
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,太子胤礽在御花园中遭遇刺客袭击。
虽然最终化险为夷,但负责护卫的几名侍卫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。
"你是...张海?"康熙终于想起来了。
当年那个年轻的侍卫,那个在关键时刻挡在太子面前的勇敢青年。
"正是老奴。"张大海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"这些年来,老奴在此地务农,本想安度余生,不敢再有半点奢望。"
"但刚才万岁爷给的银子..."
张大海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物件。
"这是宫中特制的银锭,上面有暗记,除了万岁爷身边的人,谁也拿不到。"
康熙心潮澎湃,这个他以为已经死在发配路上的老侍卫,竟然在这个偏僻的村庄里默默生活了这么多年。
"张海...不,张大海,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?"
康熙亲自走上前去,扶起跪在地上的张大海。
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。
"承蒙万岁爷关心,老奴虽然清苦,但心安理得。"
张大海老泪纵横,二十多年的委屈和思念一下子涌了出来。
"这些年看着万岁爷治下的太平盛世,老奴心中无比欣慰。"
"能在有生之年再见万岁爷一面,老奴死而无憾了。"
康熙也被深深感动了,眼中竟然也有了泪花。
"朕对不起你,当年的事..."
"万岁爷言重了!"张大海连忙打断康熙的话。
"老奴护驾不力,理应受罚。万岁爷能饶老奴一命,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。"
康熙想起这两天张大海对自己的悉心照顾,想起他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,心中五味杂陈。
当年那个英勇的侍卫,如今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。
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,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初。
"朕要恢复你的身份,接你回宫。"康熙激动地说道。
张大海却摇了摇头。
"万岁爷,老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。"
"而且..."他看了看村子的方向,"老奴在这里还有未完成的事情。"
"什么事情?"康熙问道。
张大海缓缓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服。
"这些年来,老奴虽然不能再为万岁爷效力,但一直在暗中观察民情。"
"像王富贵这样的贪官污吏,老奴都记录在册,只是因为身份问题无法上报。"
康熙恍然大悟,难怪张大海对村里的情况如此了解。
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履行着一个侍卫的职责。
"你有多少这样的记录?"
"整个清苑县的情况,老奴都了如指掌。"
张大海认真地说道。
"哪个官员贪污,哪个胥吏欺民,老奴都有详细记录。"
康熙大喜,这简直就是意外的收获。
"既然你不愿回宫,朕就给你一个新的身份。"
康熙沉吟片刻,做出了决定。
"朕封你为钦差密使,专门负责暗访民情,直接向朕汇报。"
"这样你既可以继续住在这里,又能为朕效力。"
张大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只是不停地磕头。
"老奴谢万岁爷恩典!"
李德全在一旁看着这一幕,心中也是感慨万千。
这真是世事难料,一个普通的微服私访,竟然让皇上找回了一个失散多年的忠臣。
"张大海,你先起来。"康熙扶起他,"朕还有很多事要问你。"
07
接下来的时间里,张大海详细向康熙汇报了这些年来收集的情报。
王富贵的贪污情况,县里官员的勾结内幕,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康熙听得越来越心惊,没想到在这个看似太平的地方,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腐败。
"朕回京后就下旨彻查,绝不轻饶这些蛀虫。"康熙愤怒地说道。
"万岁爷,老奴建议最好能派个清廉的官员来主持大局。"
张大海建议道。
"不然即使处理了王富贵他们,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新的问题。"
康熙点点头,张大海考虑得很周到。
"朕会安排妥当的。"
天色不早了,康熙不能在此地久留。
微服私访的时间有限,他还要去其他地方查访。
临别时,康熙再次握住张大海的手。
"张大海,朕很高兴能重新找到你这样的忠臣。"
"以后有什么情况,你可以通过李德全联系朕。"
"老奴明白。"张大海点头。
"万岁爷放心,老奴一定会继续为朝廷效力。"
康熙上马离去时,张大海一直跪在村口目送。
直到再也看不见皇帝的身影,他才慢慢站起来。
二十多年了,他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主子。
虽然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,但那份君臣情谊却永远不会改变。
回到家中,张大海仔细收起了那个银袋。
这不仅仅是银子,更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恩典。
从此以后,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。
他是皇帝在民间的眼睛,是朝廷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。
几个月后,清苑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王富贵等贪官污吏被一网打尽,新任的县令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。
村民们的负担减轻了,生活也渐渐好转。
没有人知道这场变化的真正原因,他们只以为是朝廷突然重视了地方治理。
而张大海依然住在那个小村庄里,表面上还是那个朴实的老农。
但实际上,他已经成了康熙在民间最信任的耳目。
定期向京城汇报各地的情况,为皇帝了解真实民情提供第一手资料。
多年后,史书记载康熙微服私访多次,所得民情皆真实可靠。
但没有人知道,在那个叫青柳村的地方,有一个叫张大海的老农,正是皇帝在民间最信任的密使。
他用自己的方式,继续着当年那份忠诚和责任。
岁月如流水,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。
那就是君臣之间的信任,和一个老侍卫对主子的忠心。
张大海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忠诚不在于地位的高低,而在于内心的坚守。
即使身在田野,即使被贬为庶民,只要心中有信念,就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。
康熙能够成为一代明君,不仅因为他自己的英明,更因为有无数个像张大海这样的忠臣在默默支撑着这个王朝。
他们或许不会被载入史册,或许不会被世人铭记,但他们的贡献同样重要,同样值得尊敬。
夕阳西下,青柳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
张大海坐在自家院子里,看着远方的夕阳,心中充满了满足。
他知道,自己终于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。
虽然不能再穿上那身侍卫的服装,但他依然是皇帝最忠诚的臣子。
这就足够了。
风吹过稻田,带来阵阵稻香。
张大海微笑着闭上了眼睛,脸上写满了安详和满足。
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,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,什么叫做担当。
他的故事,就像那句话一样——
真正的英雄不是穿着华丽盔甲的将军,而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。
张大海就是这样的英雄,一个真正的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