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在分歧中持续上行。7月1日,上证指数创下2025年以来的年度收盘新高,整体后市表现值得期待。接下来,我们将结合全天市场交易的关键数据、场内外动态变化及市场运行逻辑,展开详细分析探讨,相信无论对于持仓者还是观望者都能有所启发。
首先关注沪深两市成交量。当日两市合计成交14,600多亿元,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,并未出现显著波动。这一成交量水平表明市场交投依旧活跃,既未因当前点位较高导致场外资金驻足观望,也未出现大量资金出逃的情况。近1.5万亿元的成交量,处于2025年年初以来的高位区间,充分印证了市场的活跃度。
再来看市场主要价格指标。上证、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中,创业板指数小幅调整,上证和深成指则实现上涨。
具体涨幅为:上证指数上涨0.39%,深成指上涨0.11%,创业板指数微跌0.24%。
其他指数方面,沪深300上涨0.17%,代表小盘股的中证2000上涨0.28%,反映全市场表现的万得全A指数上涨0.27%。从这些指数表现可以看出,市场延续了在分歧中上行的态势。
个股表现上,沪深两市5100多家上市公司中,上涨公司数量为2500多家,下跌公司数量为2300多家,上涨个股数量略占优势。
资金流向方面,根据万得资讯、东方财富和新浪财经数据,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约330亿元,净流出规模较之前有所扩大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大盘指数和成交量依然保持相对稳定。
这一现象表明,市场在当前成交水平和点位上存在分歧:部分场内主力资金选择卖出离场,而场外资金则积极入场,这也是成交量能维持高位的原因。
总体而言,7月1日市场延续上行趋势,沪指再创年内收盘新高,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。
热点板块方面,银行股当日表现亮眼,创新药板块同样表现出色,电力板块也有不错的表现。其中,银行、电力属于防守型板块,而创新药具有一定的进攻属性,可归为高科技领域。此外,AI手机、光通信、电路板、半导体、光刻机等高科技相关板块也表现优异。
这种市场表现体现出明显的风格分歧:一方面,以银行、电力为代表的防守型资产表现突出;另一方面,创新药、AI手机、半导体等高科技板块也走势强劲。通常情况下,市场在这种分歧状态下较为稳定。
不过,若出现成交量大幅萎缩、指数大幅回调或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扩大至600亿元等情况,投资者就需提高警惕。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,整体运行态势较为健康。
从宏观角度分析,当前创业板所代表的高科技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。外部环境方面,中美关系近期趋于缓和,特朗普也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。同时,美股不断刷新历史高点,为A股走势提供了外部支撑。
人民币汇率方面,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两日创下年内新高,甚至达到2022年以来近两年来的高位,这为外资流入A股、布局人民币核心资产创造了良好条件。综合以上因素,后市市场值得保持乐观。后续,我们将聚焦当日表现优异的行业赛道,通过数据深入剖析市场背后的逻辑及未来走势。
免责声明: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,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,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、抛售或持有的建议,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,您应自主投资决策,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