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以色列官员驳斥多国停火呼吁:这是给哈马斯的危险信号
近日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顾问德米特里·亨德尔曼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态,痛批20多个国家联合呼吁加沙停火的行为"既不公又有害",认为此举会破坏当前的谈判进程。这一言论再次将持续近一年的巴以冲突推向国际舆论风口。
## 多国联合施压引发以色列反弹
此前,来自澳大利亚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等24个国家的外长,连同欧盟危机管理专员哈贾·拉赫比布共同发表声明,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,并全面放开人道主义援助通道。这份跨越欧美澳的联合声明,被视为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的集中回应。
但亨德尔曼在 Telegram 频道中强硬回击:"我们尊重国际社会为停火和释放人质所做的努力,但必须直言不讳——这份联合声明不是帮助,而是错觉,它给哈马斯传递了错误且危险的信号。"他强调,这种单方面施压只会让极端组织产生"可以通过绑架人质获得喘息"的误判。
## 冲突根源于人道危机的拉锯
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3年10月7日。当天,哈马斯武装人员突袭以色列边境地区,同时对以境内多地发动火箭弹袭击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。作为回应,以色列国防军随即在加沙展开地面军事行动,这场攻防战一打就是九个多月。
据联合国2024年最新统计,加沙地带的死亡人数已突破4万人,其中妇女和儿童占比超过七成。废墟中的加沙城如今面临食物短缺、医疗系统崩溃等多重困境,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对该地区的封锁加剧了人道灾难。欧盟、英国等甚至警告,若不解除封锁,将考虑对以色列实施制裁。
## 停火谈判背后的复杂博弈
当前,围绕停火的谈判正陷入僵局。美国牵头提出的"60天停火计划"成为焦点,该方案提议以释放人质为交换,实现暂时停火并扩大援助规模。但以色列政府态度坚决,认为只有彻底清除哈马斯,才能换来地区长久稳定,因此持续向加沙增兵施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哈马斯内部也因这场持久战出现分歧。有消息称,部分中层指挥官对长期围困下的作战能力表示担忧,而以色列恰恰希望利用这种内部矛盾寻找突破口。在亨德尔曼看来,多国此时呼吁停火,无异于给濒临困境的哈马斯"雪中送炭"。
随着加沙的废墟上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,国际社会的停火呼声与以色列的安全诉求形成尖锐对立。这场牵动全球的冲突背后,既有历史积怨的延续,也有地缘政治的角力,而每一次外交表态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变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