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
58年粟裕将军落难,妻子楚青回忆:除肖劲光外,鬼都不上我家的门

发布日期:2025-07-13 05:49 点击次数:111

粟裕,1907年8月10日生在湖南会同县一个侗族家庭。小时候家里穷,但他脑子灵,1924年考上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。1926年加入共青团,1927年转成共产主义者。那年8月,他参加南昌起义,干起了警卫队班长,从此走上革命路。1928年,他跟着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,当过营长、团长、师长,打过五次反“围剿”,军事天赋慢慢显露出来。

1934年,中央红军长征,他被留下打游击,干挺进师师长、闽浙军区司令员,在浙南开辟根据地,跟敌人硬碰硬。抗战爆发后,他加入新四军,1938年当第二支队副司令员,带队打进苏南,韦岗伏击战干掉30多个日军。

1940年,他指挥黄桥战役,7000人打垮国民党军,干掉1.1万多人,把苏北抗日根据地稳住了。1941年皖南事变后,他当上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,管着苏中、苏浙的根据地,1944年车桥战役又灭了600多日伪军。

解放战争是粟裕的高光时刻。他当华中野战军司令员、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,后来还代司令员,带着部队打苏中、宿北、鲁南、莱芜、孟良崮、豫东、济南、淮海、渡江、上海等大战。淮海战役最牛,歼敌55.5万,直接扭转战局。

1949年10月,他进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。1955年,粟裕被授大将军衔,排在十大将第一,拿了一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。

肖劲光,1903年1月4日生在湖南长沙,家里穷,两岁没了爹,靠祖母和姑姑拉扯大。1913年进了“洋学堂”,1917年考上长郡中学,跟任弼时成了哥们。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2年转成共产主义者。

1921年,他跑去苏联学军事,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,后进苏联红军学校。1924年回国,搞安源煤矿工人运动。1925年,他当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,打北伐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,他又去苏联,进了列宁格勒军政学院。

1930年,肖劲光回国,当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,打反“围剿”。1931年,他干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,1932年当红五军团政治委员,打赣州战役。1933年,他因为“左”倾错误被整,诬为“罗明路线”代表,开除党籍、判刑五年。

1935年遵义会议后,错误被纠正,他当红三军团参谋长,长征到陕北后管陕甘宁省军事部,还当过红29军军长。1937年,他升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。

解放战争中,肖劲光在东北干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,后来管东北野战军第一前线指挥部,打了四保临江、长春围困战、衡宝战役。1949年10月,他当上海军司令员,负责建海军。1955年,他也拿了大将军衔。

粟裕和肖劲光的情谊,从1931年就有了。那年肖劲光从苏联回来,干红军大学校长,粟裕是大队长。两人都是湖南人,聊得来,常一块研究军事。1934年,他们一起调到红11军,肖劲光当政委,粟裕当参谋长,一起打仗,关系更铁。
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时,粟裕受伤,肖劲光组织抢救,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。同年,肖劲光因为浒湾之战失利被整,粟裕为他跑前跑后辩白,虽然没成,但这份情没话说。新中国成立后,两人见面多了,友谊一直没变。

1958年,粟裕的日子不好过了。他因为在军事战略上跟领导层意见不合,被扣上“资产阶级个人主义”等帽子,挨了批,总参谋长职务也没了,调去军事科学院搞研究。那时候,很多人怕惹麻烦,都躲着他,只有肖劲光不怕,经常上门看他。

1958年春夏,中央军委开了个扩大会议。粟裕在军事战略上坚持自己的看法,跟领导层不一样,结果被指责犯了大错,帽子扣了一堆。5月27日,1400多个高级将领在北京居仁堂开会,气氛很压抑。

粟裕被要求检讨,压力不是一般的大。8月31日,中央政治局拍板,免了他的总参谋长职务,调去军事科学院。这对一个打了大半辈子仗的老将来说,太沉重了。更糟的是,以前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、同事,很多都跟他拉开距离,怕被牵连。

粟裕家在北京一条胡同里,院子挺安静,过去常有人来串门。可1958年那次会议后,家里冷清得不行。楚青后来回忆:“那几年,谁都不敢跟粟裕沾上点关系,唯恐受牵连,说句不好听的,除了肖劲光,鬼都不上我家的门。”

这话听着糙,但特别真实。政治风波一来,人情冷暖就出来了。肖劲光偏不信邪,隔三差五就去粟裕家,有时候带点报纸,有时候提点水果,硬是没把他当外人。

肖劲光不光上门,还在公开场合替粟裕说话。1958年有次会议,他直接说:“粟裕同志在解放战争里功劳大了去了,他的军事能力谁都看得见,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就把他全否了。”这话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,讲出来得有真胆量。肖劲光这么干,不只是撑兄弟,更是在讲公道话。

1958年之后,粟裕虽然日子不好过,但还是继续在军事科学院搞研究,给国家军事理论出了不少力。肖劲光呢,继续干海军司令,把中国海军建得有模有样。两人的友谊,也没因为这事淡了,反而更显珍贵。

1958年后,粟裕当军事科学院副院长,埋头研究军事,写了不少论文,研究战争规律和军队建设。1967年,他管国防工业军管小组,跑工厂调研,推动国防工业发展。1970年,周恩来让他去西北、华北边境考察,他跑遍哨所,提了加强边防的建议,中央挺认可。1972年,他当军事科学院第一书记,继续搞科研。

虽然处境不佳,粟裕工作态度一点没松懈。1973年,他管港口建设三年,规模涨了2.2倍,给国防运输打下基础。1977年,他向中央申诉,想把历史问题弄清楚。1979年10月9日,他正式申请平反,叶剑英等人支持。1994年12月25日,中央彻底给他平反,说1958年的批判是历史错误。

1984年2月5日,粟裕在北京去世,77岁。他没要追悼会,骨灰撒在山东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这些老根据地。

肖劲光1958年后接着干海军司令,从零开始建海军,搞舰艇、培养人、建基地。1950年代末,他跑沿海港口调研,脸都晒黑了。1960年代,他推装备更新,亲自出海验舰艇。在他手上,中国海军慢慢成了现代化的海上力量。

1980年,他卸了海军司令,1982年当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他常念叨跟粟裕的旧事,挺感慨。1989年3月29日,肖劲光在北京去世,86岁。

粟裕和肖劲光的故事,过了战火,又过了政治风波,成了军事史上的好故事。肖劲光在粟裕最难的时候站出来,不光是讲义气,更是在维护真相。这份精神,放到今天也值得学。面对困难,咱们得有担当,不怕风险,为公道和朋友出力。粟裕呢,逆境里还那么豁达、坚持干活,也挺让人佩服。

1958年,粟裕倒了霉,战友躲得远远的,家里冷清得不行。可肖劲光不怕事,硬是常来看他。楚青那句“除了肖劲光,鬼都不上我家的门”,讲出了当时的情形,也衬出两人友谊的分量。这段历史,不光是讲革命者的忠诚,更让人看到在难时候坚持正道和情谊有多重要。粟裕和肖劲光的故事,过了那么多年,还是挺值得咱记住的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