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为什么写游戏评论?因为吐槽库存告急,生活无处不需“自动回血”。评个新发售游戏,就像在超市买散装牛奶,多一杯,少一杯,反正味道都差不多。
《羊蹄山之魂》上市了,据说是接了《对马岛之魂》的班。对马岛是仁哥的地盘,这回何止班都没了,原地连地皮都给人铲了,只剩山——羊蹄山,主角也性转新生,听起来比拼多多的限时秒杀还刺激。厂商还专门为PS5搞了联名限定主机。这意外吗?一点也不,比起限定皮肤,商家只要你钱包不限量就行。
官方给的剧情白得像三阳开泰的对联,写的是故土被烧,主角笃的心情成功转职为“愤怒吧,少年”。这年头还愤怒?不怕累着自己吗?但游戏里的愤怒比较省电,说干就干,不像现实里微博骂半天还要担心被限流。这个笃,成了孤狼,发誓要把仇家和骨灰送到空投区。听起来特励志,结果被开发组塞成了大杀四方的收割机,每击杀一个敌人都像收割996的工时,爽是爽,但干久了也想歇口气。
续作的时间线从1274飞到1603,跨度像小学生的作文,前面还在蒙古入侵,后面已经战国乱世,在北海道羊蹄山上熬夜做功德。你说女主能不能再强点?当然可以,毕竟现在发布会上全员平权,肯定不能像以前似的只让男主挥刀。女主角大杀特杀、骑马奔腾,要说带感,每一次挥刀都有点像在社交平台割屏蔽词的快感。只是这孤狼的仇,充满了那种你刺我一刀,我给你点个赞的荒诞感。每次你以为故事要升华,结果升到一半被优化掉了,像好不容易攒的工资、还没捂热就自动被扣了会员费。
说到复仇,你想想这其实挺难的,游戏嘛,动手前只要点一下键盘就能刀刀见血,现实生活呢?手起刀落是绩效考核,动辄24小时在线。但玩家不在乎,他们只要能收获成就感,哪怕主角的人生比996还艰难,那也是虚拟世界的高光时刻。可你反思一下,如果我也像主角“故土烬灭”,头顶只剩羊蹄山,还能坚持复仇么?估计等不到操作,先被讨生活的鸽子熏晕了,毕竟大多数人奋斗一辈子,也没攒下500G内存,更别说运营一个“精神复仇计划”。
这年头续作都是这样,上一代留下仇恨,这一代全靠新引擎加班值,外加官方宣布的视觉升级。画面好到连草丛风吹都能成绝美壁纸,极光闪星快比你家电视架子还炫。可是,它终归只是更真实的“假”,分辨率再高,你也不能在屏幕上搓碗。开发世界越来越广,玩家眼界越来越高,但大家的眼睛都盯在画质和是不是支持8K120帧,人情冷暖与否、一地鸡毛和否,你放心,没人关心。
说心里话,《羊蹄山之魂》算是为PS5定制的,专属优化,专属BUG,专属买不起。主机联名限量版一出,骚气到隔壁二舅都说想换个壳,主机外观设计那叫花里胡哨史诗级,实际用起来就是一个大号电子棺材,能装的不止是游戏,还有你熬夜掉的头发。限量发售这套戏码就和高速免费时段一样,看着让人心跳加速,真正抢到的概率约等于彩票中大奖。不过别担心,买不到气的没心情玩,买得到的也没时间玩,最后都在朋友圈下单彩色记忆棒。
你以为游戏本身就是卖体验的?错了,现在连体验都是按包卖。官方宣传视频里,“广阔视野,有极光,有星星”,主角孤独地远眺未来,仿佛在看自己的绩效表。风吹动草地很逼真,可惜没摇来一份年终奖。玩家骑马奔腾,为什么不骑羊?因为羊已经被命名在山上了。“新的机制改进”、“武者的新诠释”,这词听着跟领导年会致辞差不多。最后落实到手上,就是“战鬼”模式和“零工悬赏”系统,你做一单赏金,刷一遍成就,感觉自己不是武者,是送外卖的,送的是报复,收的是瘾。
在羊蹄山上,复仇之路异常荒凉。开发组说“生存之道,战鬼之演绎,皆由玩家决定”,意思是责任甩得很清。你轻松点鼠标畅快杀敌,主角却背负家破人亡的剧情推进。你按得是一堆快捷键,笃承受的是一堆PTSD。玩到最后,敌人全清,成就全点,内心可能还空得像羊蹄山顶的风。毕竟虚拟世界再逼真,也不能帮人消化掉现实的糟心。
复仇的主线无非是:“我家被灭,我要杀回来。”但杀到最后,你的内心真能燃烧吗?还是一边割草一边想着今天晚饭炒啥?如果不是游戏设定逼着你报灭门之仇,估计主角也要转头去打工,毕竟干复仇不一定有医保,送快递还能五险一金。这种永动机式的复仇循环就像你的工作,永远打不完的怪,永远清不完的任务表。你问羊蹄山有什么魂?大概率是一批程序员累死的脱发魂,和为升级氪金牺牲的晚睡魂。
厂商鼓吹“全新体验”,你买账吗?看多了预告片,现在已经能背下官方辞令:画面升级,机制进化,主角升级,钱包缩水。升级完了就加一个限定皮肤,过一阵又发个DLC,看着羊蹄山的极光,你突然怀念起对马岛的老土路面。科技不断进步,钱包不断缩水,玩家继续祈祷组个关卡能掉落一点生活的勇气。游戏做得再精细,人生还是一盘糊。
游戏里女主复仇有理有据,但你仔细琢磨,她的恨值爆表其实是工作量加班的演示。家没了、乡毁了,又能怎样?这不是每年社报人口流动图里都写的嘛:故乡在外地,人生在外卖。命给游戏,魂留山顶,现实的你还得去扫码,扫码收快递。如果有天你也踏上复仇之路,不妨带上PS5限量主机,至少能自我安慰“我虽然没了家,但还有游戏能陪。”
画面做得再炫,机制再更新,你以为能从羊蹄山跑到东京塔?别闹了,游戏里的路没堵车,现实里堵心堵肺。极光的光是雪亮的,风是清冷的,复仇其实很孤独,玩家隔着屏幕看主角闯关,笑声像是给生活的讽刺配音。每当你杀到终章,桌上杯子空了,外卖冷了,“魂”也就差不多蒸发了。
说来说去,《羊蹄山之魂》,终究是一场游戏,也许是现实的映照。家破人亡、复仇之路,对玩家而言就是刷成就,对现实而言就是996的加班流程。官方限定主机再花哨,你也只能拿来拍个朋友圈,收割一波点赞。真要论魂?魂可能是你凌晨三点下线前还在琢磨工资的那口气。
最后给自己个自嘲:游戏世界里,我是复仇女侠,现实世界里,我是被老板复仇的韭菜。买得起主机,玩不了复仇,倒是能在“羊蹄山”上给生活点个赞。谁说魂不能用来抵扣水电费呢?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