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新规背景与范围
9月15日,中检院发布《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》等18项标准征求意见稿,涉及微生物限值、有害物质限量及原料使用规范,覆盖眼部、口唇、儿童化妆品及防晒、染发、去屑等多个品类。
二、三大关键调整
1.微生物限值加严
•眼部、口唇、儿童化妆品菌落总数限值从500CFU/g(mL)降至100CFU/g(mL),与欧美日标准一致。
•二噁烷限值从30mg/kg降至10mg/kg(98%国内产品已达标)。
2.七种原料禁用
•防晒类:4-甲基苄亚基樟脑(国产部分防晒仍在使用)。
•去屑类:吡硫鎓锌(ZPT,欧盟已禁)。
•染发类:6-氨基间甲酚(从准用转禁用),甲苯-2.5-二胺硫酸盐浓度从4%降至2%。
•香精/硅油类:铃兰醛、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(D4.生殖毒性风险)。
•环境毒素类:全氟辛基磺酸(PFOS)及全氟辛酸(PFOA,致癌性)。
3.防晒品类重大调整
4款防晒剂受限:
•二苯酮-3:面部产品限6%(原10%),喷雾类限2.2%。
•胡莫柳酯:限7.34%且仅用于面部(非喷雾)。
•奥克立林:气雾类限9%,其他10%。
三、其他重点限制
水杨酸:体乳/眼影等6类产品浓度从2%降至0.5%,禁用于3岁以下儿童及可吸入产品。
防腐剂:
•氯咪巴唑(驻留类):0.5%→0.2%。
•甲基异噻唑啉酮(淋洗类):0.01%→0.0015%。
•聚氨丙基双胍:0.3%→0.1%,新增吸入禁令。
四、行业影响与建议
•防晒、染发、去屑产品需紧急调整配方(如替换ZPT、6-氨基间甲酚等)。
•儿童化妆品需强化微生物控制,避免水杨酸等争议成分。
•企业应对:关注2025年10月9日意见截止期,提前规划配方升级与生产合规。
总结:新规通过禁用高风险原料、加严限值推动行业与国际接轨,防晒、儿童产品成监管重点,企业面临配方革新与成本上升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