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白送人头!俄军装甲突击波克罗夫斯克,遭海马斯精准点名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 21:32 点击次数:106

说真的,有时候你看着战场上的事,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分析,而是“他们在搞什么?”。8月28号那天,波克罗夫斯克东边,七辆俄国坦克和步兵战车排开,轰隆隆地往前推,那架势,仿佛乌克兰天上没有无人机,人手没有反坦克导弹一样。我看到那画面,第一反应不是紧张,反倒是有点无奈的想笑。这戏码,咱们是不是见过?

整个过程快得像按下了删除键。乌克兰第79空中突击旅的无人机,可能就在几公里外的高空静静地看着,就像老鹰盯着一群没头苍蝇一样的兔子。目标信息传回去,几分钟后,一枚“海马斯”的制导火箭弹就从天而降。那玩意儿打过来,不是电影里那种惊天动地的大爆炸,它很“安静”,就是精准地把打头的车给掀了,直接瘫在路上,把后面一串兄弟的路堵得死死的。

一个口子一开,接下来就是屠杀了。剩下的车,有的想跑,有的原地发懵,队形彻底散了。这时候,天上盘着的那些FPV无人机,就是那种穿越机绑个炸弹的小玩意儿,嗡嗡嗡地就扑上来了。它们就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食人鱼,一个接一个地钻进那些装甲车的薄弱处。整个猎杀,从发现到基本结束,可能也就半个钟头。乌克兰那边说,整个车队全灭,至少50个俄军士兵交代在了那,连前线的边都没摸到,在自家阵地后方10公里就团灭了。

这场景,让我后背直发凉,不是因为残酷,而是因为太熟悉了。一股武赫莱达尔(Vuhledar)的陈腐味道扑面而来。当年,俄军的王牌部队,第155海军步兵旅,就是在那儿,用同样的方式,一波又一波地开着装甲车冲进雷区和炮火里,被打得丢盔弃甲。有报道说,这次冲锋的部队里,就有从库尔斯克调过来的第155旅的人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,如果是,那这已经不是战术问题了,这简直像一种无法摆脱的梦魇。同样的剧本,同样的演员,换个地方再演一遍。

几个月来,俄军在这个方向其实已经学乖了。他们知道装甲目标太大,所以都改成小股步兵,几个人一组,在“灰色地带”里慢慢渗透,拿人命去填。这种“蚂蚁搬家”的战术虽然慢,损失也大,但至少不会出现这种整建制被一锅端的惨剧。为什么突然又想起来玩“钢铁洪流”这一套了?

这背后,可能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。小股渗透打不开局面,战线推不动,上面要战果,怎么办?或许某个刚调来的指挥官,看着地图,拍着大腿,觉得只要集中力量来一次猛的,就能撕开一个口子。他可能觉得乌克兰人想不到,或者他就是单纯地在赌博,赌天上的无人机今天恰好没电了。这种决策,已经脱离了军事科学的范畴,更像是一种绝望下的情绪宣泄。

说白了,这根本不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,而是认知上的溃败。它说明俄军的某些指挥体系,仍然活在无人机战争之前的旧时代。他们拥有的钢铁洪流,在今天这种几乎单向透明的战场上,不再是优势,反而成了一个个移动的棺材。波克罗夫斯克前线的这一小片土地,不会因为这七辆战车的残骸而改变战局的走向。但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支军队深层的顽疾——一种拒绝学习、不断重复错误的惯性。这比损失多少装备和人员,要可怕得多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