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刷到个特别震撼的事儿——咱们国家居然花大价钱把广西河池那边65座山都削平了,就为了建一座叫金城江的机场!你想啊,平时建机场不都捡平坦的地方嘛,田野啊、空地啊,哪有人偏偏往崇山峻岭里钻?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,这工程得有多难,国家到底图啥啊?
后来查了查才明白,不是不想选平地,是广西这地方实在没那么多平地可选。而且你知道不,平地建机场还藏着别的问题——飞机起降的噪音、废气,对周边环境影响太大,反而山区空气好、视野开阔,连山脉形成的气流槽道都能帮飞行员更好地操控飞机,算下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可好处归好处,施工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。光把那些高低起伏的山头削平就够费劲了,山里下雨还容易积水,得挖不计其数的排水沟、排泄沟,不然小水沟都能变成机场的“拦路虎”,这前前后后的投入,钱跟流水似的往外出。但要说为啥非得这么干,这背后的门道可就深了。首先是交通和旅游,那几年西南地区发展特别快,不管是游客还是货物运输,对航空的需求越来越大,每年坐飞机的人都在涨,建个机场能直接给河池的旅游业托底,周边的经济资源也能活起来。更关键的是安全层面,早年间印巴边境闹过冲突,咱们西南地区的安全防御也得跟上,金城江机场往这儿一建,相当于多了个重要的战略支点,这意义可不是用钱能衡量的。
#热问计划#而且你可能不知道,咱们国产大飞机C919当年试飞的时候,还在这座机场落过地呢!试飞员们在这儿练技术、找问题,机场后来还根据他们提的意见改了不少小瑕疵,也算是为咱们自己的大飞机出过力。不过这机场也不是一帆风顺,后来发现见塘山周边的磁场有点麻烦——33座山都在磁场通道上,这磁场还老变,有时候能让飞机的指南针失灵,甚至影响发动机,没办法只能把运营时间从一年250天调到340天,就算这样,每年运的旅客也就36万,离预期的50万还差一截。
但我总觉得,不能光看旅客量就说这机场“不及格”。你想啊,它给河池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不是小数目,几百亿的拉动不说,还帮着当地搞城市建设、催熟商业,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更别说它在国家安全战略里的作用,以后要是有更先进的飞机,这座机场的用武之地只会更多。说白了,这种大工程不能只算眼前的“盈亏账”,得看长远——既是给地方发展搭了桥,也是为国家安全筑了墙,这么一看,当初削平65座山的决定,真的太有远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