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当年轰轰烈烈建设的雄安新区,为什么“静悄悄”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8-27 10:32 点击次数:87

有人觉得雄安现在 “静”,无非是前几年工地上塔吊成群、连夜施工的热闹场面少了。

可城市建设哪能一直停留在 “搭架子” 阶段?

就像家里装修,刚开始砸墙、铺地板时动静最大,等家具进场、生活设施配齐,看着不热闹了,但日子才算真正过起来。

雄安的「容东片区」就是最好的例子,2022 年就开始交房,现在 16.9 万名村民早搬进来了。

以前大家盯着 “楼盖到多少层”,现在没人聊这个了,都在说 “小区门口的超市开到几点”“孩子在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适应得怎么样”。

我知道有个社区,去年专门开了「社区就业服务站」,帮回迁村民找工作,光今年上半年就推荐了 80 多个岗位,有当物业管家的,有在周边商场做导购的,还有人进了疏解过来的企业当后勤,月薪都在 4000 块以上。

这些事没有剪彩仪式,也上不了多少热搜,但对老百姓来说,比盖一栋新楼更实在。

这说明雄安的 “静”,是从 “建城市” 转向 “经营城市”,动静都藏在居民的日常里,不是没发展,是发展更贴地气了。

前几年雄安承接疏解时,央企签约、高校选址的新闻一个接一个,看着特别红火。

现在这类消息少了,有人就问 “是不是疏解停了”。

说实话,疏解不是把牌子挂过去就完事,企业要在雄安真正活下去、发展好,得建团队、搭产业链、对接本地资源,这些都得 “慢工出细活”,没法像签约那样搞出大动静。

就说「中国星网」,2024 年 10 月就入驻办公了,不是搬过去几个人就完事。

他们在雄安建了「卫星互联网创新实验室」,还拉着 150 多家上下游企业成立了创新联盟,有做卫星零部件的,有搞数据服务的,现在已经有 3 个卫星通信相关的项目在雄安落地测试。

还有「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」,去年投用后,不光自己入驻,还引进了 12 家配套企业,有做智慧安防的,有搞云计算的,形成了小产业链。

据统计,现在央企在雄安设的分支机构超过 300 家,但重点不是数量,是其中近三分之一已经和本地企业、高校合作,从 “单纯搬家” 变成了 “融入本地生态”。

这种 “静”,是企业从 “落址” 到 “运营” 的沉淀,比签约时的热闹更有含金量:毕竟能扎根的企业,才是雄安真正需要的。

雄安刚提 “绿色生态” 时,“千年秀林”“白洋淀治污” 的新闻经常见,现在不怎么提了,有人就以为 “生态这事放一边了”。

其实生态治理最忌讳 “一阵风”,见效也不是靠吆喝些 “静悄悄” 的变化,比新闻更有说服力。

先说「白洋淀」,现在水质稳定在 Ⅲ 类,野生鸟类 295 种,这些数据是实打实地测出来的,但更实在的是周边农户的变化。

安新县有个村,以前村民靠在淀里养鱼为生,水质不好的时候,鱼卖不上价,一年也就赚两三万。

现在水质好了,村里搞起了生态旅游,12 户村民开了民宿,去年暑期最火的时候,一间房一晚能卖到 300 块,最多的一户一个月赚了 6 万多。

还有 “千年秀林”,森林覆盖率从 11% 升到 35%,不是种完树就不管了,现在每个片区都有 “林长”,定期巡查、防病虫害,去年夏天有场暴雨,秀林里的树没倒几棵,就是因为养护到位。

这种 “静”,是生态从 “治理” 到 “惠民” 的转化,不用天天宣传,白洋淀的鸟多了、村民的收入涨了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以前提雄安的智慧城市,总说 “数字孪生”“地下管廊”,这些概念听着热闹,现在好像不怎么提了,有人就觉得 “智慧化没进展了”。

其实智慧城市的核心不是搞噱头,是把技术藏在生活里,让你感受不到 “智慧”,却能实实在在享受到便利:这种 “隐性升级”,比看得见的大楼更考验功夫。

比如「智能垃圾分类」,容西片区的小区里都装了智能回收箱,扫码投放就能积分,积分能换米面油,刚开始居民参与率才 30%,现在升到 75%,小区里的垃圾量比以前少了 20%。

还有「政务服务」,以前办企业迁移要跑北京、雄安两地,现在在 “雄安政务” APP 上就能办,最快 1 天就能拿到电子执照,去年有 200 多家北京企业通过 “全程网办” 落户雄安,不用派人来回跑。

再比如「智能电网」,雄安现在 95% 的区域都覆盖了智能电网,去年夏天用电高峰,没停过一次电,就是因为电网能实时监测负荷,自动调配电力。

这些升级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,都是在后台一点点优化,但居民和企业的办事效率、生活便利度实实在在提高了。

这种 “静”,是智慧从 “概念” 到 “实用” 的落地,比喊口号更有用。

最后总结:

说白了,大家觉得雄安 “静悄悄”,是因为以前看的是 “热闹的建设场面”,现在看的是 “实在的生活细节”。

以前盖楼、签约、治污,都是一眼能看到的 “大动作”,现在搞社区服务、企业扎根、生态惠民、智慧落地,都是藏在细节里的 “真功夫”。

这些 “静” 不是没发展,反而是雄安走向成熟的标志:从 “千年大计” 的蓝图,变成了老百姓能摸得着的日子。

以后雄安可能还会 “静” 下去,但这种 “静” 里,藏着它真正的未来,毕竟能让居民安心过日子、企业踏实搞发展的城市,才是真的有希望。

声明:本文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,我们尽量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,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。但信息可能会更新,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,请大家理性阅读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