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#
巧克力谢幕 跨界迷思 LV中国首店关闭警示录
包装惊艳 口味平庸 240元买LV的梦醒了
一年即退场 奢侈品餐饮的虚火该降温了
前滩太古里。
LV巧克力店最后一块招牌被卸下。
8月10日。
中国唯一。全球第三家。
正式闭门。
开业仅一年。戛然而止。
仪式感满分?情绪价值榨干
米其林甜品大师操刀。Damier棋盘纹巧克力。老花图案礼盒。空运手工制作。
仪式拉满。包装惊艳。社交媒体打卡必备。
但味道呢?
“平庸”“毫无记忆点”“十倍溢价买盒子”。
240元牛奶巧克力棒——LV最便宜单品的噱头。引流利器。
然而70%消费者只为送礼买单。
复购率?趋近于零。
奢侈品餐饮的致命伤:空心符号
跨界餐饮。曾是奢侈品牌救命稻草。
疫情后爆发。Ralph Lauren咖啡。Dior Café。Tiffany蓝盒子。
逻辑很美好:用咖啡巧克力引流。转化手袋消费。
现实呢?
“买包顾客顺便喝咖啡。但喝咖啡的人绝不会买包”。汉博商业董事长杜斌一针见血。
更残酷的是赛道已挤爆。
北京国贸商城。三里屯太古里。
Armani咖啡挨着Curiel下午茶。Maison Margiela隔壁是Vivienne Westwood烘焙坊。
同质化菜单。天价标签。打卡即弃。
LV的撤退只是开始
母公司LVMH财报透出寒意。
2025上半年营收跌4%。净利润暴跌22%。
亚太市场(除日本)下滑9%。
一边关巧克力店。一边涨价保利润。
8月1日。LV年内第三次提价。Carryall手袋累计涨超2000元。
边缘业务餐饮?首当其冲被砍。
蒂芙尼上海旗舰店收缩。Blue Box Cafe消失。
奢侈品寒冬。噱头业务活不过周期。
跨界需要真功夫 不是贴标游戏
成功案例揭示出路。
爱马仕东京店。抹茶玄米茶入甜点。茶道体验绑定品牌调性。
宝格丽巧克力。红枣姜味中国限定款。在地化破局。
LV自己也有正面样本——
上海兴业太古汇“巨轮”空间。展览餐饮商店复合业态。持续引流。
核心逻辑已变:
符号消费失效。体验消费当道。
消费者要的不再是Logo巧克力。
是文化浸润。是情感共振。是值得反复咀嚼的体验。
巧克力店关门。警钟长鸣。
当1500万消费者逃离奢侈品市场。
当贝恩警告“信任裂痕正在加剧”。
奢侈品牌的跨界游戏。
必须从流量噱头。转向价值深耕。
否则?
下次关的就不只是巧克力店了。
注:全文采用不规则句式与碎片化结构,关键数据加粗,通过短句群(如“仪式感满分?情绪价值榨干”)与长句交错制造节奏,破折号强化停顿感,自问自答句式(如“但味道呢?”)引发思考,符合30%短句占比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