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公募打新策略转型,聚焦科创创业板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6:13 点击次数:56

近年来,公募基金参与新股申购的策略正在发生明显变化。过去以主板市场为主的打新逻辑逐渐调整,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新的关注焦点。这种转型背后既有市场环境变化的推动,也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成长性企业的重新评估。

1.传统打新策略的局限性

以往公募基金参与打新时,更倾向于选择主板市场流动性好、发行规模大的标的。这类新股上市后波动相对较小,破发风险较低,适合通过规模效应获取稳定收益。但随着注册制推进,主板新股定价效率提升,打新套利空间被明显压缩。数据显示,部分主板新股上市后涨幅收窄至个位数,甚至出现首日破发现象。

2.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吸引力提升

相比主板,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具备两个显著特征:一是行业集中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领域,二是估值弹性更大。虽然这类新股波动性较高,但其中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更高溢价。公募基金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,可以筛选出真正具有成长潜力的标的。部分专注科技领域的基金,其打新收益中来自双创板块的贡献已超过七成。

3.策略转型的具体表现

当前公募打新策略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是研究前置化,基金经理会提前介入拟上市企业的产业链调研;其次是定价精细化,不再简单依赖市盈率对标,而是结合研发投入、专利数量等非财务指标;最后是持仓周期灵活化,部分基金从"上市即卖出"转为阶段性持有,以获取企业成长红利。某中型公募的量化分析显示,采用新策略后,其打新组合的年化收益率提升了约2-3个百分点。

4.风险管理的关键点

转向双创板块打新也带来新的挑战。一是估值波动较大,需要建立更严格的安全边际标准;二是流动性差异明显,小市值新股需控制单票配置比例;三是信息不对称更突出,要求投研团队具备跨学科分析能力。实践中,部分机构采用"行业分散+个股集中"的组合构建方式,将单个行业配置上限控制在20%以内,同时提高重点标的的研究深度。

5.普通投资者的参考建议

对于关注打新机会的个人投资者,需要注意几个要点:一是选择有专业科技投研团队的基金产品,二是观察基金历史打新参与度和中标率,三是注意组合的行业分布是否合理。需要提醒的是,虽然双创板块机会增多,但相应风险也需警惕,建议配置比例不超过权益资产的30%。

这种策略转型还在持续深化。随着更多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,公募基金的新股投资正从单纯的套利模式,逐步转向价值发现与成长投资相结合的新阶段。未来具备产业洞察能力的机构,或能在这一领域建立更持久的竞争优势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