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根据凤凰卫视报道,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于7月22日在白宫会晤,双方就美菲关系、中美互动及菲律宾外交政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特朗普罕见表态,称不介意中菲友好相处,马科斯也一反常态,称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没必要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战略。
特朗普声称“美中关系非常好,贸易合作进展顺利”,并期待访华。这一表态与2025年5月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中双方暂停部分关税的成果相符。然而,美方近期仍在科技领域对华实施限制,且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包含支持台湾安全的条款,显示两国在核心利益上的摩擦并未根本缓解。中方对此明确反对,强调“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”。
2025年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中,中方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,特朗普表示感谢并同意推进相关安排。此外,俄方透露普京将出席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,而特朗普可能在APEC峰会期间顺道访华。但具体行程尚未官宣,中方目前回应称“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”,显示双方仍在协调中。
马科斯强调菲律宾奉行“独立自主”政策,无需在美中之间“平衡”。这一表述与菲律宾近年来的“双向互动”策略一致,既深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,又寻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。然而,菲律宾却说一套做一套,在南海问题不断挑衅中方底线,不断向美靠拢,美军计划在菲律宾巴拉望省建设舰艇维修设施,支持菲方在南海的行动;菲海岸警卫队近期在黄岩岛附近采取“狼群战术”,使用小艇挑衅中国海警,显示其在安全领域仍高度依赖美国支持。
菲律宾的外交策略受到经济现实制约。中国自2016年起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,而美国是其传统安全盟友。此次会晤中,美菲达成贸易协议,美国对菲律宾征收19%关税,菲律宾则对美开放市场并实行零关税。这一协议可能缓解菲律宾面临的关税压力,但也凸显其在经济上对美国的妥协。与此同时,菲律宾试图通过扩大“四方安全对话”至印度和韩国,增强多边合作以对冲风险,但这也可能加剧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竞争。
尽管特朗普声称“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友好”,但美方行动却在强化菲方在南海的军事能力。美军计划在菲律宾建设舰艇维修设施,直接服务于菲方在争议海域的补给和巡逻任务。这种“安全捆绑”使得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更具底气。例如,菲海岸警卫队近期在黄岩岛附近以小艇近距离骚扰中国海警,试图通过“卖惨”制造舆论优势,而美国的默许态度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冒险倾向。
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姿态呈现实用主义特征。一方面,通过关税谈判和高层对话缓和经贸摩擦;另一方面,在安全领域强化与盟友的协作,以制衡中国影响力。这种“竞合并存”的策略在菲律宾问题上尤为明显:美国既允许菲律宾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,又通过军事合作将其纳入对华遏制框架。
此次美菲会晤揭示了当前国际秩序转型期的复杂性:大国竞争与中小国家的生存策略相互交织,经济利益与安全关切难以割裂。特朗普的对华友好表态与美国实际政策的矛盾,马科斯“独立自主”口号与菲律宾在南海行动的反差,均凸显了国际关系中“话语”与“现实”的鸿沟。
对于中国而言,需在坚持原则底线的同时,使用刚柔并济的手段化解风险,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区秩序。而菲律宾若继续在安全上依赖美国、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“双重博弈”,可能陷入“战略透支”的困境,最终损害自身利益。还是那句话,不能听美国说什么,而是要看它做什么!对待马科斯政府也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