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7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"对所有剩下的国家征收关税,不管是20%还是15%"的宣言,让某些家族经营了三十年的咖啡生意瞬间崩塌——美国市场的大门轰然关闭。
当特朗普在"真实社交"平台按下发送键时,一场关税海啸已席卷而来。 短短四天内,白宫向23个国家发出差别化关税通牒:日本、韩国25%,南非、阿尔及利亚30%,柬埔寨、泰国36%,而加拿大这个"邻居兼盟友"竟被课以35%全面关税。 最刺眼的是巴西的50%惩罚性税率,创下本轮关税行动的最高纪录。
铜成为首个被单独制裁的战略物资。 8月1日起,所有进口美国的铜将面临50%关税,纽交所铜期货应声飙涨17%,创历史新高。 大众汽车连夜暂停对美电动车交付计划,内部文件显示"铜关税直接导致成本失控"。
"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! "荷兰看守首相斯霍夫的怒斥道出了欧盟集体心声。 面对30%的输美商品关税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态:"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利益,包括对等反制"。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撂下狠话:"若未能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,欧盟将动用所有手段"。
巴西的反弹堪称戏剧性。 总统卢拉直接下令将特朗普的关税信函退回美国大使馆,并召见美驻巴西临时代办:"巴西不会接受被任何人控制! "。副总统阿尔克明直指要害:"全球贸易早已深度一体化,这种不公举措终将反噬美国自身"。
隆基、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遭遇当头棒喝。 他们在泰国、柬埔寨的产能基地突遭36%关税,马来西亚工厂面临25%,印尼32%。 当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征30%关税后,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的"零关税绿洲"几乎全军覆没。
"我们需要探索太平洋地区的新合作! "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7月14日的宣言绝非空话。就在特朗普发信次日,欧盟与印度尼西亚火速推进《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》,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向受关税冲击的国家喊话:"你们总是可以依靠欧洲"。 加拿大加快与东盟自贸谈判,英国重启加英贸易工作小组,拉美更出现历史性转折——巴西与墨西哥启动深度贸易协定磋商,打破区域内贸易仅占14%的僵局。
令人费解的是,标普500指数在关税风暴中竟创历史新高。 金融圈流行起新术语"TACO",市场押注特朗普会在经济压力下退缩。 7月9日,财长贝森特成功说服特朗普将关税暂缓期延至8月1日,更强化了这种幻觉。
但摩根大通CEO杰米·戴蒙发出警告:"华尔街低估了美联储加息可能性,关税必然推高通胀"。 野村证券预测,美国核心通胀率将在四季度反弹至3.3%,而巴西咖啡占美国市场三分之一、橙汁过半的残酷现实,让普通美国家庭的早餐杯最先感知贸易战的滋味。#图文打卡计划#